top of page
南華早報 (SCMP) 訪問節錄 - 心理健康與接觸大自然的關係
近日心理學家Derek Lam接受了南華早報 (SCMP) 的訪問,就心理健康與接觸大自然的關係發表了看法。以下是2019年1月7號刊登的一篇文章有關心理學部分的節錄://Mental health experts agree that being in nature can h
【輔導心理學家 x Dustykid心靈】講座
Dustykid塵在香港這個城市已成了一個心靈出口,不論朋友之間會互傳塵故事開解對方,甚至很多前線輔導人員例如教師、社工及心理學家,都會利用塵故事作為開導的教具。 Derek將於9月30日禮拜天與DustyKid一起舉辦一場【輔導心理學家 x...
為何工作多年,甚至不斷轉工,仍未能找到職業上的滿足感?
Justin (假名)今年大概30歲左右,踏進輔導室時給人的感覺是雙眼無神,好像有點迷惘的樣子。 Justin 想處理的問題是工作無法起勁,而且已經漸漸威脅到他與老闆之間的關係。理智上他告訴自己該怎樣怎樣做就會拿到能讓對方滿意的業績,但他對於實踐這些想法總是有心無力似的;而日子就
為何我在不該有情緒時卻有情緖?我怎樣才能好好地處理我的情緒?
讓事情更糟糕的是,當你接受身邊的人的勸告時,往往就是「你不要傷心/生氣/煩惱/抑鬱啦!」。但是這些未受過正規心理學訓練的人們並不知道心理活動有它自己本身的現實性,不是他想要不傷心/生氣/煩惱/抑鬱就可以不傷心/生氣/煩惱/抑鬱了的。一個人的心理活動(包括情緒)有其自身的規律,儘管
為何不少香港人遇上情緖困擾時往往只靠精神科藥物? 論《精神科藥物長期使用的安全性》
蘇聖傑醫師: 《精神科藥物長期使用的安全性》 是一篇有關長期使用精神科藥物的文章。我不反對有時需要精神科藥物,但在香港這個地方有兩個問題: 很多香港人一般遇上「心理問題」都自動會去找精神科醫生,很少懂得其他的治療途徑(例如心理治療師或心理輔導員); 一般的香港精神科醫生都以開精神
為何「清楚意向,不浪費時間」?
芸芸眾多生DSE放榜的報導中,這一篇(來自明報)對我個人而言印象尤其深刻,因為有「清楚意向,不浪費時間」這一句說話,從心理學角度很值得再深入的去思考。
當一個人清楚知道「我是誰」 和我的慾望 ,萬一遇上挫折,就懂得靈活地去堅持意向。就像文中的主角,儘管成績不理想,她仍會想出其他
子女有情緒問題?為何須由父母「心智化能力」的自我評估做起?
他們的子女的「問題」一般是經常情緒失控,而且很多時發現(經過多番嘗試了解之後)是因為他覺得別人不友善或忽略了他之類,例如覺得同學們的笑聲其實是在嘲笑自己,又或者根本無法理解到底是什麼原因。不少做父母的都想盡辦法處理,坊間流行的辦法,什麼行為管理 (即胡蘿蔔加大棒)、情緒調適(教孩
為何這可能是人生之中最必須要問的一個問題:什麼是「我」?
何以『什麼是「我」』可能是人生之中最必須要問的一個問題?因為人的生命中或許一個人可能擁有世上很多很多的知識,但若連自己都不太認識自己的話(或自以為很認識自己),想起來倒是有點可悲的,儘管這份認識可能得來不易。至於需要面對和處理心理困擾的朋友,認識這個「我」更加是無法逃避的過程。
如何呼吸,讓自己平靜和慢下來
對於我的大部分客户,我都會教導他們有關腹式深呼吸的好處,並向他們展示如何做到。
學習和使用適當的呼吸技巧是對短期和長期的身體和情緒健康而言可以做的最有益的事情之一。讓自己至少每天進行腹部呼兩到三次,這樣你的身心健康就會發生轉變。呼吸是我們幫助自己保持穩定和自信的最佳工具,因為
如何認識你的心理防衛,感受到更真實的自我
我們所有人都使用心理防衛來迴避情緒。實際上,我們正是出於這個原因而發展心理防衛的,即避免痛苦的感受。 心理防衛是我們的頭腦所做的改編,以幫助我們承受脆弱。 雖然防衛是有其目的性,但它們提供的保護卻要我們付出代價(例如抑鬱往往就是長期逃避、壓抑內心的真實感覺的結果)。 若我們要感受
bottom of page